黄茶评茶术语
黄茶评茶术语
明代许次纾《茶疏》(1597年)记载了黄茶的演变及产生——据载,绿茶加工过程中,炒制工艺掌握不当,如杀青后未及时摊凉或揉捻,或揉捻后未及时烘干炒干,堆积时间过久,使叶子变黄,产生黄叶黄汤,即诞生了黄茶。
黄茶属轻发酵茶类,按鲜叶的嫩度和芽叶大小,分为黄芽茶、黄小茶和黄大茶三类。其加工工艺近似绿茶,只是在干燥过程的前或后,增加一道“闷黄”的工艺,促使其多酚叶绿素等物质部份氧化。黄茶的杀青、揉捻、干燥等工序均与绿茶制法相似,其最重要的工序在于闷黄,这是形成黄茶特点的关键,主要做法是将杀青和揉捻后的茶叶用纸包好,或堆积后以湿布盖之,时间以几十分钟或几个小时不等,促使茶坯在水热作用下进行非酶性的自动氧化,形成黄色。
黄茶色泽金黄光亮,茶青嫩香清锐,茶汤杏黄明净,其味甘醇鲜爽,口有回甘,收敛性弱。其茶性凉,微寒,适合胃热者饮用,夏季天气酷热,饮黄茶可祛暑解热。
今天,我们分享的是黄茶评茶术语,欢迎大家收藏、转载及分享给爱茶人。
干茶形状
梗叶连枝(Full Shoot)——叶大梗长而相连。
鱼子泡(Scorch Points)—— 干茶上有鱼籽大的突起泡点。
干茶色泽
金镶玉(Gold Inlaid with Jade Colour)——茶芽嫩黄,满披金色茸毛,为君山银针干茶色泽特征。
金黄光亮(Golden Bright)——芽叶色泽金黄,油润光亮。褐黄(Auburn Yellow)——黄中带褐,光泽稍差。
黄青(Yellowish Blue)——青中带黄。
锅巴香(RiceCrust Aroma)——似锅巴的香,为黄大茶的香气特征。